枕頭太高怎麼辦:1 招解決 80% 肩頸不適問題

年度最佳床墊、頂級睡眠體驗
德國 Emma 床墊
頂級睡眠體驗,德國設計研發,全球75+獎項認證,100天免費試睡,10年保固,跟著德國 Emma 一起喚醒最好的自己!

文章目錄

本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公開資料,並經重新整理及延伸說明,僅供讀者了解枕頭高度與睡眠舒適的基本原理;非屬醫療建議,也不代表具任何醫療療效。

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條件與睡眠習慣不同,實際感受仍以個人狀況為主;如有長期疼痛、麻木等症狀,強烈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。

每天睡醒都在落枕、肩頸緊到不行?

很多人以為是「枕頭不好」,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常常是 —— 枕頭高度根本不適合你

更麻煩的是,網路上講一堆方法,看完只覺得更亂,到底要換枕頭、墊毛巾、還是調高度?怎麼做才真的有效?這篇教你用 1 招就改善 80% 因枕頭高度不對所造成的肩頸不適:

  • 最簡單可立即操作的 DIY 毛巾枕
  • 如何判斷現在的枕頭適不適合
  • 正確枕頭高度怎麼抓
  • 什麼時候該換枕頭

👉 想要今晚就睡得更舒服?往下看,你會發現其實超簡單!

(本文於 2025 年 11 月 22 日更新)
Emma Logo

▋枕頭太高怎麼辦:DIY 毛巾枕

覺得枕頭太高、早上常常落枕或肩頸僵硬?中榮醫訊 NO.216《枕頭健康法 DIY 讓睡眠更好!》分享一個超實用的方法——只要一條毛巾,就能調整枕頭高度,讓脊椎恢復自然的 S 型弧度。

做法很簡單:

  1. 準備一條毛/浴巾(約 130×70 公分)
  2. 沿著長邊慢慢捲起來(按個人頸椎調整厚度/大小)
  3. 像圍圍巾一樣圍在脖子
  4. 用綁髮橡圈將毛巾捲固定
  5. 得到專屬個人的「毛巾枕

它能撐住剩餘一咪咪「枕頭與肩頸之間的空隙」,有效減少脊椎壓力,對於覺得枕頭太高或肩頸容易緊繃的人特別有效。

很多人睡不好其實不是床墊或睡姿的問題,而是枕頭高度不對:

  • 枕頭太高 → 頸椎被壓迫。
  • 枕頭太低 → 肌肉整晚懸空。

兩種都會讓你早上起來脖子痛、肩膀僵。

毛巾枕」的最大優點就是「可自由調整厚度」,而且好洗又好用。這個方法簡單又有效,實務上能改善諸多因枕頭高度不對,所導致的肩頸不適問題。

▲毛巾枕示意影片/影片來源:健康2.0

📘 資料出處/專家觀點整理
項目內容補充說明
📚 資料出處中榮醫訊 NO.216《枕頭健康法 DIY 讓睡眠更好!》作者:臺中榮總復健科技術組前副主任 吳定中
👨‍⚕️ 專家觀點枕頭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頸椎過度受壓,引起肩/頸/頭不適透過「毛巾枕」調整高度,能讓頸椎恢復自然 S 型
⚖️ 資訊中立內容參考官方刊物,非商業合作N/A

▋如何挑選枕頭(判斷是否適合)

要點 1:親自試躺

▲示意圖/圖片來源:iStock.com/Kosamtu

挑枕頭最怕「光看不躺」,結果帶回家才發現太高、太低,脖子又酸又僵。真的要避免買錯,唯一的方法就是「親自試」。

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找跟家裡床墊差不多硬的床現場試躺前,先找一張跟你家床墊「軟硬度差不多」的床。床太硬或太軟都會讓枕頭高度判斷失準。一定要用平常的睡姿去試。
2️⃣ 仰睡的人:頭要微微往下傾仰睡時,頭與床的角度約 10 度,脖子不被撐高。用手機從側面拍照,看頭是否被墊太高。頸椎應該放鬆、沒有緊繃感。
3️⃣ 側睡的人:脊椎要成一直線側睡時,頭與脊椎應該在同一條平行線。用手摸摸看「脖子與肩膀之間」有沒有被撐住。若頭往下沉或上翹,代表枕頭高度不合。
4️⃣ 試躺至少 5 分鐘躺久一點觀察身體反應。注意脖子、肩膀有沒有壓迫或麻木。不要只躺 10 秒,舒服感要撐得住才算合適。
5️⃣ 每試一顆就拍照、寫感受拍照記下品牌、材質、感覺。回家比對時更清楚、不混淆。花 10 分鐘記錄,能換來多年好睡品質。
重點總結
挑枕頭最怕沒試就買。親自試躺、記錄感受、觀察身體反應,這幾個步驟雖然麻煩,但一次找到對的枕頭,能讓你每天都睡得更舒服。

要點 2:方便翻身

▲示意圖/圖片來源:iStock.com/Liudmila Chernetska

有沒有想過,半夜睡一睡一直醒,其實是「枕頭太卡」害的?

翻身本來是身體在放鬆、幫助血液循環的動作,但如果枕頭太硬、太黏、太高,翻一次身就被卡住,睡再久都不會真的休息到。挑枕頭時,一定要「試試看翻身順不順」。

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試躺時就要動起來不要只平躺幾秒,要真的「從仰睡翻到側睡」試看看。如果頭被黏住、要用力才翻過去=太硬或太服貼。翻身應該滑順自然。試躺時多翻幾次,比只躺著準得多。
2️⃣ 仰睡翻側睡時要注意肩膀壓力感覺翻過去時肩膀、脖子能不能跟著動。翻到一半頭掉空、脖子拉緊=支撐不夠。翻完還能被穩穩托住=剛好。翻身時注意肩膀不要被枕頭「卡著」。
3️⃣ 多方向測試,不要只翻一邊試「側睡翻另一邊」或「側睡翻回仰睡」。用手摸脖子、肩膀,看脊椎有沒有還在同一條線。翻完頭晃太多或脖子懸空都不 OK。
4️⃣ 翻完後靜一下觀察翻過身後停幾秒,看頭會不會想自己動或重新調整。若會想喬位置=枕頭不適合;翻完能馬上放鬆=合適。真正好的枕頭,翻完人會「自動穩下來」。
5️⃣ 習慣翻身的人,選簡單平坦的枕頭避開造型太奇怪、一高一低的設計。平坦、支撐剛好,翻幾次都不用重新喬。翻身族別貪特殊造型,越簡單越好睡。
重點總結
挑枕頭時記得「試著翻幾次」,感覺自然不卡、翻完不用調整,就是對的枕頭。睡起來輕鬆、半夜不醒,才是真的好枕頭。

要點 3:定期調整

▲示意圖/圖片來源:iStock.com/Ralf Geithe

很多人枕頭一買就是用到底,但其實「身體、床墊、季節等」都會改變,枕頭如果不跟著調整,就很容易越睡越不舒服。

你可以把枕頭想成鞋子——穿久會鬆、會變形,也要時不時調整、換雙合腳的。以下幾個簡單的方法,教你自己在家檢查枕頭還合不合。

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躺下測高度仰睡時觀察頭和脖子角度是否自然。下巴被頂起來=枕頭太高;頭往後仰太多=枕頭太低。側睡時肩膀與耳朵間有空隙=枕頭太扁。可請家人幫忙從側面看,確認脊椎是否平直。
2️⃣ 翻身試試看會不會卡從仰睡翻到側睡,看頭能不能自然滑動。翻身時頭被卡、要用手撥枕頭=支撐力不足。翻得順代表枕頭形狀與高度還合適。
3️⃣ 換床墊、換季節時要重調從仰睡翻到側睡,看頭能不能自然滑動。翻身時頭被卡、要用手撥枕頭=支撐力不足。翻得順代表枕頭形狀與高度還合適。
4️⃣ 每半年檢查一次枕頭彈性用手壓、拍,觀察回彈速度。壓下去回不來=支撐力下降。枕頭塌了就該換,別撐太久。
5️⃣ 調整後連續睡三天再判斷換完枕頭或調整高度後,用三晚觀察身體反應。若肩膀更僵、脖子更緊=高度不對。別急著決定,連續幾天的感受最準。
重點總結
枕頭不是買了就一勞永逸。半年檢查一次、換床墊或季節就微調,能讓脖子每天都放鬆、早上起來不再落枕。

▋正確枕頭高度

枕頭高度真的會影響你每天早上醒來的狀態。太高會壓著脖子,太低又會讓頭往後仰,睡一晚起來不是落枕、就是肩膀卡緊。最理想的狀態,是枕頭剛好「撐住脖子、讓頭自然放鬆」。

為什麼枕頭高度很重要?

 枕頭的工作就是「幫脖子撐住該有的弧度」。你可以想像頸椎像一條小橋,太高或太低都會拉扯肌肉:

 ✔ 太高 → 下巴被頂起來,脖子整晚都在出力。

 ✔ 太低 → 頭往後仰,呼吸變淺,容易打呼。

 睡久了不只會痠痛,還會讓你越睡越累。

根據睡姿選高度
側睡約 13~15 公分「填滿肩膀與脖子間空隙」,頭和脊椎要在同一條平行線。枕頭太低會讓脖子懸空、太高會壓肩膀。
仰睡約 10~13 公分脖子被剛好托著、頭不前傾也不後仰。躺下時下巴與額頭大致平行。
趴睡約 7~10 公分N/AN/A

▋枕頭更換時機

時機 1:側睡時脖子酸

▲示意圖/圖片來源:iStock.com/fcafotodigital

有沒有發現,明明昨天睡得很早,早上起來脖子卻超緊、轉一下就痛?那大多不是姿勢問題,而是枕頭該換了。

特別是「側睡族」,枕頭一旦塌掉或高度不對,脖子就會整晚懸空,肩膀被擠壓、肌肉拉緊,越睡越痠。下面這幾個方法,你可以馬上在家自己測。

檢查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自然側躺,感覺脖子有沒有空像平常睡覺那樣側躺,放鬆不要刻意喬姿勢。脖子和肩膀交界處有「空隙」或「被壓著不舒服」=枕頭太低或變形。感覺脖子懸空、被拉扯,就代表支撐不夠。
2️⃣ 用手摸摸看支撐力手伸到脖子下方摸摸看枕頭有沒有撐住。摸到空、頭往下掉=枕頭太低或塌掉。長期這樣睡會讓頸椎超緊,該換就換。
3️⃣ 請家人幫忙看頭有沒有歪請人從後面幫你看側睡時頭的位置。頭明顯下沉或翹起=高度不對。理想狀態是「頭與脊椎成平行線」。
4️⃣ 翻個身,看枕頭會不會亂跑側睡翻到另一邊,看枕頭會不會滑走或移位。每次翻身都要重喬=太軟或太輕、不穩。好枕頭應該「跟著頭動」,不用手去調。
重點總結
只要你「側睡醒來脖子酸、肩膀緊、枕頭老是要重調整」,那就代表它該退役了。別撐,換一顆新的,脖子才會真的放鬆。

時機 2:翻身卡住不順

▲示意圖/圖片來源:iStock.com/PeopleImages

有沒有這種情況:半夜翻個身,結果頭被卡住、枕頭還跟著跑,最後整個人醒過來?那就代表——這顆枕頭真的該換了。

翻身其實是身體在放鬆、幫你調整壓力點的動作,如果每次都被卡住,睡覺只會越睡越緊。

檢查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躺下試翻身從仰睡慢慢轉頭到側睡,實際翻幾次。一轉頭就卡、頭被拖著走、要用力轉=枕頭太黏或太硬。別只看「躺起來舒服」,要真的動一動才準。
2️⃣ 看頭有沒有跟得上身體仰睡翻側睡、再翻另一邊。翻身時頭卡卡、需要用手撥枕頭=不適合。好枕頭翻身時頭能自然滑動、不需要特別喬。
3️⃣ 翻完身注意肩膀壓力翻過去後感覺肩膀與脖子的位置。肩膀被擠、脖子懸空=枕頭太低或太軟。若肩膀緊繃、發麻,就是支撐高度不對。
4️⃣ 多翻幾次看枕頭穩不穩模擬晚上睡覺,連翻幾次身。枕頭滑走或歪掉=太輕或太軟、不穩。每次都要重喬位置的枕頭,晚上一定睡不安穩。
5️⃣ 壓壓看回彈速度用手壓下去觀察回彈力。壓下去回不來、整個塌陷=彈性耗盡。枕頭凹太久會導致翻身卡、脖子更緊。
重點總結
試枕頭時一定要「動起來翻幾次」。翻得順、頭能自然滑、肩膀不壓、枕頭不亂跑,就是你真正能睡得安穩、不再半夜被卡醒的那顆枕頭。

時機 3:早上脖子僵硬

▲示意圖/圖片來源:iStock.com/PeopleImages

有沒有那種感覺——明明睡滿八小時,早上醒來脖子卻又緊又卡,連轉頭都不順?那通常不是「睡姿不好」,而是枕頭高度或支撐力已經不對了。只要脖子一整晚被撐太高、或懸空沒靠著,肌肉就會整晚出力,醒來當然僵硬。

檢查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躺下感覺脖子角度仰躺在枕頭上,頭自然放鬆,不要刻意調姿勢。下巴被頂起、脖子緊=枕頭太高;頭往後掉、脖子懸空=太低。太高或太低都會讓頸椎整晚出力。
2️⃣ 用手摸脖子下方手伸到脖子下面摸摸看。摸到空隙、沒撐住=支撐力不夠。脖子整晚懸空最容易早上醒來僵硬。
3️⃣ 翻個身測穩定度從仰睡翻到側睡,感覺頭有沒有被穩穩接住。翻到一半脖子晃、要用手喬枕頭=高度不對。好枕頭翻身時頭會自然滑過去,不用出力。
4️⃣ 躺幾分鐘觀察變化躺 3~5 分鐘,等身體放鬆。越躺越緊、脖子或肩膀開始僵=支撐錯誤。不要只試 10 秒,要等身體「真的放鬆」後再判斷。
5️⃣ 起床時觀察脖子狀況連續幾天注意早上起來的感覺。起床常覺得脖子緊、轉頭卡=枕頭該換。換新枕頭後通常一兩天就能感受到差別。
重點總結
早上脖子僵,其實就是枕頭撐錯地方。只要脖子能被剛好托住、翻身順、不緊繃,就是適合你的高度。換對枕頭,早上起來會明顯覺得「整個人都鬆掉」。

時機 4:睡眠環境改變

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狀況——換了新床、換了季節,結果睡沒兩天又開始脖子酸、肩膀緊?其實很多人都忽略:床墊、睡衣厚度、棉被變了,枕頭也要跟著調整。

檢查步驟實際做法怎麼判斷對不對小提醒
1️⃣ 換床墊就要重試枕頭換成軟床墊後重新躺看看。軟床墊會讓身體陷下去,原本的枕頭會變太高、脖子被往前頂。換軟床墊時記得換「低一點」的枕頭,脖子才不會緊。
2️⃣ 夏天和冬天的高度會不同注意季節變化:夏天穿薄睡衣、冬天穿厚睡衣。冬天肩膀被墊高,原本的枕頭會變太低、脖子懸空。冬天可在枕頭下墊條毛巾,補一點高度最簡單。
3️⃣ 換季或換床後觀察幾天連續睡 2~3 晚,注意起床時脖子和肩膀狀況。起床脖子緊、肩膀卡=枕頭不合;醒來輕鬆=高度 OK。每次環境變化都要重新測,別硬撐不適合的枕頭。
重點總結
只要你「換床墊、換季、或換睡衣」,都要重新試躺枕頭。軟床要低枕,厚睡衣要高枕。多花 5 分鐘測試,脖子就不會再緊、肩膀也能放鬆入睡。

▋枕頭太高怎麼辦 FAQ | 幫你解答所有疑惑!

Q1 | 枕頭太高,每天睡醒脖子都很緊,該怎麼救?

建議可以用「毛巾捲脊椎枕」調整高度:拿一條毛巾沿長邊捲起,塞在脖子和枕頭間的空隙,就能撐起頸椎、減少壓力。

Q2 | 要怎麼知道枕頭高度到底合不合?

最準的方法是「親自試躺」。仰睡時頭微微下傾約 10 度,側睡時脊椎要和地面平行。試躺時多翻幾次,感覺翻得順、肩膀不卡、脖子不緊,就代表高度正確。

Q3 | 怎麼判斷枕頭該換了?

如果你側睡時脖子懸空、翻身會卡、早上起來脖子僵,那枕頭多半塌掉或太高。

Q4 | 換季或換床後,枕頭高度要調嗎?

要!軟床會讓身體陷下去,枕頭要稍微低一點;冬天穿厚睡衣、墊棉被,肩膀被抬高,就要加個毛巾增加高度。每次環境變化都重試一下,五分鐘就能讓脖子更放鬆。

▋🏆德國 Emma:頂級睡眠體驗,德國設計研發

Emma Logo

德國 Emma

頂級睡眠體驗,德國設計研發

全球75+獎項認證,100天免費試睡,10年保固

跟著德國 Emma 一起喚醒最好的自己!

▋參考資料

  1. 臺中榮總復健科技術組(吳定中). 枕頭健康法 DIY 讓睡眠更好!《中榮醫訊》第216期.
  2. 良醫健康網.(2020). 日本醫師傳授3關鍵 挑對枕頭改善肩頸痛.
  3. Mulligan, B. (2010). Self Treatments for Back, Neck and Limbs (3rd ed.).

» 更多推薦:

簡報英文必備詞:上升、下降、穩定趨勢怎麼講?一次看
【2025 台中宵夜推薦】9 間你不能錯過的深夜美食

更多精選文章
搜尋更多優質好文
更多精選文章
本周熱門文章
返回頂端